详细信息

    广州至清远城际轨道交通广州北至清远段项目概况

    点击量:31559   2023-03-06   【 】   【 打印 】   【 关闭

    广清城际是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全长约80km。中铁设计集团公司承担广清城际花都(广州北)至省职教城段勘察设计工作,线路自广州市花都区广州北站起,向北经狮岭,清远市银盏、龙塘、清城,终至省职教城站,正线全长58km,设9座车站,桥隧比84%,最高设计时速200公里。
    重难点工程有广州北站综合交通枢纽、跨肇花高速公路特大桥(87.5+160+87.5)m连续刚构特大桥、清远综合体等。
    2013年9月开工建设,2020年11月30日开通运营。
    项目意义
    广州至清远城际轨道交通是珠三角城际网“三环八射”路网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广州至清远“一小时城市圈”的交通保障线,是推进广清一体化高质量协同发展的经济服务线,是展示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成就的创新示范线,是支持广东省实现“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助力清远成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先行市的政治使命线。
    广清城际建成后,“广清一体化”的概念就将实现跨越式的一步,从清远市区至广州中心区预计仅需40多分钟,对将清远南部纳入广州半小时经济圈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另外,广清城际铁路是全国首条由省方自主建设后独立自主运营的线路自主运营的铁路,具有划时代里程碑式意义,有利地推动大湾区轨道交通实现“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一体化运营格局,为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起到重要先驱和创新示范作用。这将帮助粤港澳大湾区进一步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技术难点与创新
    广州北站综合交通枢纽-广清城际花都站



    技术难点:
    广清城花都站位于既有广州北站西侧,与京广普速、京广高铁并场设置。站场规模4台6线,高峰小时客流人数16309人,最高聚集人数5500人,为大型铁路客站。工程包含站房、站台、雨棚、进出站地道、换乘厅(通道)以及配套的市政广场工程等。站房布局采用“线侧房+线上”的组合方式,客流组织采用“上进下出”的模式,车站建筑为地上3层、地下2层,建筑高度33.6m,为高层建筑,总建筑面积41748㎡(含预留远期承轨层),总投资9.9亿元。
    花都站所处的广州北站地区汇集高铁、普铁、地铁、长特客运等多种交通制式,距离白云国际机场仅10公里,具备了成为广州北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的条件。但由于建设时序不同,缺少统筹规划,各种交通站点之间无法互联互通、便捷换乘;区域内城市空间割裂、破碎,景观形象破败。规划难点是梳理区域内的交通流线,整合各类交通空间,打通阻隔交通的屏障,缩短换乘距离,为广州北站地区建设立体的综合的城市交通枢纽创造条件。
    花都站临近既有京广高铁和广州地铁9号线,且处于岩溶发育地区,水文地质状况复杂,保障既有设施的安全,结构设计和建筑外装饰构造设计难度较大。
    创新点:
    1、建筑设计采用“模数化、可生长的”理念,建筑竖向设计、横纵向分割、装饰材料尺寸均采用550mm、500mm的模数,公共部位采用土建与装修一体化设计;
    2、各个功能空间都布置在12个“伞状”单元下,可以随着枢纽的建设,复制增长,并预留了远期扩建的实施条件。
    3、建筑造型简洁大方,三面采用深远的挑檐和柱廊形成了半室外过渡空间,适应广州“多雨水、强日照”的气候条件;
    4、室内外立面装饰材料采用陶土板、装饰图案采用木棉花,赋予建筑深厚的岭南文化特质。建筑色彩由“暖白、青灰、砖红”在组成,三色交融即端庄秀美又不失热情奔放。
    5、结构设计注重“技术与装饰一体化”,结构设计美观、经济、实用。屋盖采用“树杈+钢桁架”大跨度悬挑伞状单元结构,充分满足建筑空间形态和使用要求,在设计阶段为全国站房最大的伞状独柱大跨度悬臂结构,为高速铁路站房屋盖结构的设计提出一种新的思路。
    6、屋盖设计充分考虑施工安全和快速便捷,屋盖采用“分区分批进行组装、整体提升”的装配技术;
    7、临近武广高速铁路和地铁9号线的地上、地下结构设计方案开展了全面的、深入的安全评估。
    8、本项目以绿色铁路客站二星级为目标,建筑设计采用增大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的方案,建筑设备、机电设计全面采用 LED 节能灯具、节能高效空调系统、一级节水器具等诸多绿色节能创新措施,有效降低运行能耗、运行水耗;有效改善室内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等,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用户效益,并经专家评审,获得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颁发的“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志证书”。